English

国产卡通踉跄赶路

1998-09-0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首届卡通漫画原作展、首届中国国际卡通艺术交流博览会、首届北京漫画大会——一连3个不同寻常的“首届”使北京的8月俨然成了“卡通月”。庆典般的场面和“卡通”迷们洋溢的快乐,极大感染了与会者,令人不由惊觉:中国的卡通时代似乎已经到来。

然而,当你注意到孩子们对美国迪斯尼公司的《花木兰》的全神贯注,与在中国“老动画片”回顾展前的躁动不安形成鲜明对比时,又不得不怀疑:国产卡通究竟何时能敌魅力四射的“洋”卡通?

不管人们如何津津乐道于中国卡通的传统——《大闹天宫》、《铁扇公主》轰动世界;《孔雀公主》、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特色鲜明;《三个和尚》、《哪吒闹海》精彩动人——那毕竟是昔日的辉煌。不可漠视或否定的现实却是:中国的卡通迷对日本漫画界的“二天皇”、“四天王”、“十二神将”耳熟能详;“洋”卡通中的米老鼠、唐老鸭、机器猫、圣斗士和铁臂阿童木成了他们心中的偶象;《狮子王》在我国电影市场“吼”出一千多万元,《玩具总动员》则再创票房新高。

为扭转中国卡通的尴尬境况,有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,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1995年底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,简称“5155工程”。

应该说,动画工程的实施还是卓有成效的。15套重点推荐的动画图书大部分已经出版。据统计,1995年到1997年,已出版的中国自己的卡通丛书有364种,累计印数1475万册,平均每种印数4万册。有的还拍成了动画片,形成了出版和影视相结合,整体滚动发展的态势。此现象被一些媒体誉为中国卡通“艰难走出低谷,收复失地,使人看到其重新崛起的曙光”。

然而,中国的卡通市场并未如人们预计的那样,在红火了几年后,逐渐降温,趋于停滞。

人们不禁要问:国产卡通怎么了?

卡通的振兴,画手素质是关键。

眼下的状况是,功底扎实的老画手由于对新型漫画的感受力与表现能力欠佳,很难被挑剔的读者接受;一些被读者认同的新画手则因阅历少、基础薄被称为“幼稚”。

人们普遍认为,中国卡通作品题材、样式雷同,缺少见识与想象力,脚本故事性差,绘画模仿痕迹浓。

与技法上的差距相比,编剧上的“幼稚”也许更令人忧虑。名画手蒋翎认为“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画技不比任何人差,但缺少情感的东西”;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漫画分会会长王庸声认为“最大的问题在于提高故事内涵”;香港著名漫画评论家彭志铭也坦言“差在编剧上”。一些调查机构的统计结果也表明,由于国产卡通片面强调“教育意义”而显得“说教味过浓、娱乐性不足”,所以抓不住读者的心。

当然,一些画手们通过努力,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像颜开的少女题材,吴海涛的Q版搞笑,于洋的古装打斗,李诗鹏“帅呆酷呆”的科幻已在圈内赫赫有名。但比起国外大师级的作品,恐怕不只是“稍逊风骚”了。对此,是等他们自然长大,还是“加一把火”呢?有关人士提出的方案是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。

有人提出“商家介入”的模式。他们认为,市场经济下,任何事物的“火”都离不开商家的介入甚至“炒作”。“谋利”是商家的天性,而中国的一些商家却带有谨慎有余、开拓不足的特点。习惯于按兵不动、远远观望,看到别人“火”了,才一拥而上。因此,不妨先扶持几家,让他们尝到甜头后再来带动更多的商家。他们认为这是冲破眼下低水平的孤家奋战阶段,开展真正的漫画大制作的可取之路。

另有一些漫画老前辈尖锐指出,国内漫画编辑水平的低下,是制约因素之一。由于对这个新领域的陌生,现有的编辑很难对画手进行“提升”;相反却热衷于过分“包装”“炒作”画手。他们提出忠告,切忌急功近利,拔苗助长。国产卡通的振兴尚需长期、细致、艰苦的工作。

但是,总的说来,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卡通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。

在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焦虑的今天,漫画世界简单的线条为被生活挤压的现代人勾勒出一个快乐、单纯、童真的理想世界,难怪有些人已习惯将漫画作为自我表达、张扬个性的方式。

最近结束的香港书展上,出现的经典书籍乏人问津、文化名著知音甚少而漫画独旺的现象恐怕不是偶然的。

更让我们欣喜的是,一些新画手正全方位为自己“充电”,让自己“快些长大”。在圈内以画风前卫而闻名的北京画手谢鹏在结束大学学习后,毅然决定再去进修提高。与此同时,一些商家也尝试着介入“卡通”,漫画出品人日渐增多。胡蓉的《白秋练》单行本问世,首次刊有“北京金城时代漫画中心出品”的字样,标志着漫画出品人的诞生。所谓“出品人”,即投资者,或寻找好作品买下其版权出版,或建立自己的漫画工作室,注册漫画形象、开发卡通周边产品等等。据了解,目前全国的漫画工作室已有几百家之多。

当然,关于“中国的卡通时代是否已经到来”的争论还在持续,现在下结论恐怕为时过早,但在国内图书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形下,有人预测,卡通无疑会是一个新的“增长点”,至少是一注“兴奋剂”。一些有远见的出版社已捷足先登,山东画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《老漫画》业绩不俗,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